焦点

首页  >  焦点

【长江日报】多倍体水稻生物育种技术:多倍体稻穗粒比超级杂交稻重一半

作者:记者陈诚 通讯员王斌  编辑:鲜文涛  来源:长江日报   发布时间:2018/06/10

长江日报讯(记者陈诚 通讯员王斌)6月9日,在2018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·湖北大学专场,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得田教授团队就“多倍体水稻生物育种技术”项目与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签约协议,签约金额高达3亿元。

该项目负责人蔡得田教授介绍,目前普遍种植的水稻,包括超级杂交水稻,都是二倍体,即2套染色体。多倍体水稻育种基于植物进化原理,将二倍体水稻杂交加倍而培育成多倍体新品种。多倍体新品种植株发育高大粗壮,穗大粒大,比二倍体水稻重3/5以上,米质优,抗逆性强,增产幅度大。

结实率低一直是研究多倍体水稻的瓶颈,经过十多年的研究,蔡得田团队终于攻克这一难题,将结实率提升到了85%。蔡得田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倍体水稻技术体系,从生物进化分析看,多倍体水稻具有成倍增加产量的潜力,像小麦、棉花、油菜那样由二倍体野生种进化到多倍体栽培种,产量都会成倍增加。2016年,经农业部批复,国家投资684万元成立了“国家多倍体水稻育种创新基地”,使用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多倍体水稻企业研发中心也已投入使用。

据悉,世界多倍体生物专利共24项,其中湖北大学和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发明单位持有16项,而且持有全球第一项多倍体生物专利。近年来,研发团队对近5000份多倍体稳定品系进行了多点筛选,筛选到20多个优良品系,5个优质糯稻经检测达到了国家优质糯标准,其中2个品系T1和A3作为第一批遗传材料进入省级品种区试,待通过区试鉴定后即可大面积种植,可以说多倍体水稻的大面积应用已经到了最后一道程序。

目前,该项目已经完成第一期的增产目标,增产达10%,相当于每亩增产75公斤。第二期和第三期将逐步实现增产25%的目标,每一期时间跨度为5—7年。届时,全球21亿亩水稻种植面积如有一半种上多倍体稻,每亩只要增产100公斤,全球将基本摆脱粮食产量供应不足问题,解决“饥饿”难题。另外培育的优质、高蛋白糯米、紫米等特色稻米,将丰富稻米的多样性。而这些技术的源头创新归属湖北大学和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公司。

 

长江日报:http://cjrb.cjn.cn/html/2018-06/10/content_78463.htm

相关文章: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新闻排行

版权所有?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
邮政编码:430062  鄂ICP备05003305    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